饿了么宣布升级抢占年轻群体市场后,美团究竟该如何走出困境

  目前在外卖平台的两大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发展到了现如今的体量可以说是都不缺钱了。不过有如此大的体量接下来该如何发展,决定竞争胜败的还是它们能否切中消费者的内心。

  就在7月10日,饿了么宣布对全平台进行全面的升级。而这一次的升级饿了么,也从常规的外卖平台开始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进行转型。简单的来说饿了么这一次的升级,从以往的送外卖,开始向送万物送服务进行转变。而饿了么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改变用户的本地生活方式。为了将用户“不出门得一切”的生活体验发挥到极致。这送万物、送服务的豪横宣言最近又借由在分众电梯媒体的反复刷屏,成功引起全民讨论。

  与此同时,美团也在推进综合电商平台建设。试图改变用户的购物体验,而饿了么这一次的升级无疑也是相对于正面宣布和美团开战。

  应该说,任何人都不太可能拒绝“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体验。但之前,由于平台的技术架构限制和消费习惯影响,部分消费者们只享受到美食到手的乐趣,其他的体验则并不美好。在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本地生活线上化率却不足5%。

  疫情期间,相信不少人都待在家中。而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不少人都非常依赖生活线上化。而此前一些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疫情期间的风向标,不少人也开始足不出户享受“完美生存”。不过想要足不出户就离不开本地生活线上服务商美团和饿了么。

  这是因为对于本地生活线上化来说,运输到家能力和服务品类完备度才是核心,而放眼中国只有饿了么和美团能做到。饿了么和美团也早在数年前就为今天的本地生活线上化大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8年4月,阿里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骚操作,通过“三个100万计划”和收购客如云,阿里为商户端数字化扫清障碍。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技术体系和商户流量布局都已完成。而饿了么整合进支付宝后,每天还能带来超过1亿的访问量。

  而在运力方面,阿里全资收购了“点我达”,此外还有蜂鸟即配、盒马、天猫和淘宝1小时达等物流运力体系加持。粮草先行能力强大。4月21日,饿了么还宣布300万名外卖骑手升级为饿了么蓝骑士……

  目前的饿了么,可以说是在外卖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在这一次和美团的正面开战中,饿了么也是高调宣布开始送万物送服务。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更是表示,除了鲜奶、母婴玩具、美妆、书籍文具、体育装备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洁等项目也将实现送服务上门。可以说是饿了么这一次全面的升级,也带给了很多消费者生活方式真正的改变。真正的做到了“本地即家门,家门即生活”。

  在战场的另一端,美团也有应对。目前来说相较于单一家饿了么来说,美团还有一定优势。它连接了610万商户和4.5亿消费者,市值破万亿的美团也不怕砸钱开战。美团外卖持续交易额领先,在运力方面,美团还拥有399万骑手,比饿了么也要多些。在数智化上也通过投资望家欢和乐禾等企业进行布局。而在本地服务上,早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团外卖就引入彩妆、实体服饰门店,美团闪购更是提出要做“30 分钟万物到家的电商平台。30分钟拿到华为最新手机的噱头也让美团一时风光。

  目前美团在转型过程当中,直接向综合型电商平台开始转变。利用自身的风险方案和配送体系拉拢商家,同时开发了好货拼团小程序,向电商行业进行发展。与此同时,美团还开发了信用支付产品。如今的美团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商品品类以及供应链和支付能力,可以说美团与综合电商平台已经相差不远了。

  不过很多消费者对于美团的认知出现了困惑,因为消费者所认识的美团是一个传统的外卖平台。而如今的美团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骑手的阿里,因此很多消费者都感到难以接受。消费者在对于品牌认知的调整过程当中,需要一段的接受时间。然而美团背后还有饿了么的紧追不舍,因此对于美团的试错空间非常有限。

  而饿了么升级的逻辑,依然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是因为饿了么强调的不是电商的“买”,而是外卖平台固有的关键词“送”。一字之差,对消费者的心智把握截然不同。饿了么的升级将耗费较低的解释成本,对接固有的消费习惯,更突出了服务的意义。

  早年间的饿了么,最早是服务于校园的。而目前饿了么的定位,依旧是年轻群体。平台上,三十岁以下的用户超过60%。品牌发言人上也选择了在青年群体有超高人气的王一博。虽然说目前饿了么的体量相对于美团来说依旧有一点点差距,但是目前饿了么上年轻群体的占有量已经超过了美团。而对于外卖平台来说,年轻群体的数量就是平台的生命力。此次饿了么通过在年轻白领每天经过的写字楼电梯场景,发动品牌再升级的攻势,聚焦年轻化的意图十分明显。可以预见,杀入腹地的饿了么与美团在年轻消费者领域势必将会有一场激战。


本文地址:http://www.caijinghangye.com/xinwen/394.html

相关推荐

品牌策划

BRAND

热文榜

TOP